教学内容

室外无线电信号强度与传播环境密切相关,需要综合考氧气、水蒸气、云雾以及降雨带来的各种衰落影响。而室内的电波传播必须要考虑建筑的大小、形态、结构、房间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涵盖室内外环境的信道建模与信道特性分析

实验一室内办公复杂环境的建模仿真分析中的仿真环境来源于METIS项目中的TC1典型的室内办公环境。实验结果指出,毫米波在室内复杂环境下的接收功率主要贡献来自于直达路径1次反射和2次反射60GHz信号与其他两种局域网信号相比,室内复杂环境通信的时延扩展较小,能够抑制码间干扰考虑氧气的吸收损耗情况下,接收功率变小,路径损耗变大粗糙表面会减少反射能量,从而导致接收功率减少,尤其在一些没有直达路径的接收点上发生严重的衰减。这些结果为毫米波通信系统进行室内短距离局域网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实验二《城市微蜂窝小区环境中3.5GHz频段电波传播特性仿真》中的仿真环境来源于METIS项目中的TC2,是典型的室外微蜂窝小区场景。仿真结果发现,移动台在非视距的时延扩展明显高于视距传播,信号质量较差,容易发生码间干扰室外街道环境电波传播中,直射路径占主导作用,因而随着发射机的远离,接收功率下降,但由于存在反射和绕射路径,街道功率分布有一定的起伏,与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不完全成反比。这些分析结果为室外环境的信号覆盖提供理论依据。